唉呦 他都讀完了耶

【五個關鍵問題,設計出屬於你自己的複習計劃】   你是不是也有這種經驗? 模擬考考爛了,就跟自己說: 「沒關係啦,我還沒讀到那裡,下次一定會更好。」   結果一路拖到學測前一天, 還是「還沒讀到那裡」, 最後只能硬著頭皮上考場。   今天這篇文章,我想用五個問題, 帶你設計出屬於你自己的複習計劃,…

閱讀全文唉呦 他都讀完了耶

今天,是不是又白過了?

一天不空過:每天進步的三個關鍵   每週我都有一位學生讓我印象特別深刻。 因為每次見到他,他總是先嘆一口氣, 然後開口第一句話必定是:「好累。」從不例外。   這讓我不禁回想,當我還是學生時, 是否也常常覺得那麼「累」? 或許螢幕前的你,也曾有過這樣的感受:   一天明明很忙 從早到晚都在補習、上…

閱讀全文今天,是不是又白過了?

自媒體創作者的真實修煉

每個自媒體創作者可能都曾經想過:   能夠不用在意金錢,自由的去任何一個想去的地方, 做著自己想做的事,不管是獨自旅行也好, 或是與所愛的人也可以,這是一種從心所欲的舒暢感。   然而,真正開始走上自媒體創作之路後,會發現一點都不像自己想像的簡單, 從最實在的觀點來說,金錢來源的充足與否,很大程度…

閱讀全文自媒體創作者的真實修煉

日子很長,歲月很短

說到財富   大家通常會想到的是銀行存款數字, 並不是說擁有多少金錢不重要, 而是在於我們是否貧窮的只剩下「金錢」財富。   如果有一天,你的一位老朋友跟你說著:   「你這一輩子再見到你父母的次數,只剩下15次。」   這時候你會有什麼感受?以及你會採取什麼行動呢?   還記得當初我剛翻開…

閱讀全文日子很長,歲月很短

你不是不努力,你只是太過發散

發散:   你是不是曾有過有太多事想做,卻不知道怎麼開始? 你是否也有過同時間很多事想做,卻排不出先後順序?   就以複習為例好了。   暑假一開始,就聽到各種建議:「至少要把數學前兩冊看完」、 「要跟上模擬考的進度」、「自然科最好開始刷題」……。 看著自己每科講義空白得像是剛買的一樣, 心裡卻早…

閱讀全文你不是不努力,你只是太過發散

剩下不到兩個月準備分科測驗,還來得及嗎?

故事的開頭   「老師,我有一個同學,最近也在找老師幫忙準備分科測驗……」 當我的學生這麼開口時,我大概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大概是個人申請面試後才意識到「不能把希望全壓在個人申請」的情況, 不管他是面試當下表現不理想,還是錄取名額太競爭, 結果就是:想上的科系不一定上的了,也不想將就其他選項,…

閱讀全文剩下不到兩個月準備分科測驗,還來得及嗎?

就是提不起勁讀書

鬆懈的開始:   有些學生升上國中或高中之後: 經歷了長時間的放假、補習班放鬆、或是學校活動減少, 終於從每天的測驗、段考中脫身,好像可以喘口氣。   但就在這段放鬆的日子裡,也讓他們悄悄地鬆懈了。   我遇過很多學生,在直升高中後放了一段長假, 原本只是想稍微休息一下,結果一拖就拖了好幾週, …

閱讀全文就是提不起勁讀書

找到數學計算盲點

學測成績出來:   相信幾家歡樂幾家愁, 考得還可以的同學,已經著手準備學測的繁星或是個人申請; 考得不如預期的同學,可能正思考著是否要準備分科測驗。   而許多同學對於考分科測驗最大的疑慮:   莫過於能否考得比學測更好, 而這樣的擔憂來自於分科測驗會加入高三的課程, 同時每科的考試時間縮短至…

閱讀全文找到數學計算盲點

你所想的可能跟實際不一樣

前言: 從教學上和自我學習的過程中,漸漸發現到不論是學生還是我,都有屬於自己思考的盲點, 而這些盲點常常成為學習路上的限制性信念,使得某些在學習上一直無法獲得成就感的孩子, 認為自己天生就不是讀書的料,不管花多少時間在學習上一定都沒有成果; 相反地,也可能讓一些懂得如何考試的學生,不踏實的學習, 畢竟考…

閱讀全文你所想的可能跟實際不一樣

做就對了

預計連續更新21天的日更,轉眼也來到了第21天。   當初想要加入這個企畫的原因,除了是看老師和同學一起起鬨以外, 正值我要準備讀書會的時間,我想要了解自己的極限,以及到達臨界點時的感受。   一直覺得在創作上還沒有把自己逼入一個做死狀態過, 因此也看不到自己的極限在哪,而且也覺得既然有心想要經營自…

閱讀全文做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