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道不知道
最近,有兩位同學在學習上遇到的問題,想跟大家分享。
姑且把其中一位稱為A,另一位稱為B。
先來聊聊關於A的故事:
A是一個越接近考試,越是「認真」的同學。一開始剛升上高三,模擬考的範圍不大,只要認真寫過講義、練習題目,就能考到想要的分數。漸漸地,隨著時間過去,模擬考的範圍越來越大,A維持一樣的學習步調,但是成績卻不進反退。
在教學路上,我常常看到這類型的同學。因此我也常站在這些同學的角度思考,是什麼樣的原因讓成績停滯不前呢?
趁著檢討一份最近剛寫完的模擬考試題,從中我就能發現端倪。
第一點、已經寫完的試卷,卻沒有對答案以及訂正的痕跡!
我必須再一次強調,寫過的題目,要是沒有對答案以及檢討,我認為跟沒寫過一樣,甚至還更糟!
因為這些花在寫題目的時間,可能讓我們自我感覺良好,認為已經花很多時間在這些內容上,應該有一定的了解。於是錯估自己對某些內容的理解,進而參加下一次的模擬考,結果可想而知,那些熟悉的題目,還是跟以前一樣無法得分。甚至連一些基本送分題,都無法穩穩把分數拿下來的時候,必須說除了學生挫折,指導的老師或多或少也會替學生感到惋惜。
我們對於學習總覺得要寫越多試題越好
講義要看越多越好,如果你能負擔,在某些特定情況下,我認為這樣做確實是很有幫助!然而今天如果連基本題都無法拿分的時候,就要開始思考自己在考試上以及學習上是不是策略或是執行方法有問題?
這個時候就不能維持先前的讀書方式,必須思考這些讀書方法和練習考試的技巧,是不是有哪裡需要調整?
為了釐清自己學習的盲點
我們分成四個象限,以下請聽我緩緩道來:
「知道我知道」
像是你1+1=2會寫,你一定是知道,沒有問題;
「知道我不知道」
看到從來沒學過的數學題型,完全不知道題目在問什麼?這也沒有問題。
最多同學會卡在剩下的兩個框架
「不知道我知道」,通常是同學成績上不去的原因之一。有時候看到題目,覺得很麻煩,題目字數很多,還有一堆圖表,覺得分數很難拿,就認為大概是難題,索性直接跳過,連看都不看。
但是如果你願意花點時間仔細將題目閱讀完畢,觀看並思考選項的關聯性,其實你是能夠列出式子,或是找出其中關鍵的敘述,進而選出正確答案。但是太早跳過放棄的結果,會跟這些你「其實知道」但你以為你不知道的題目擦身而過,那就非常可惜!
也許有的人會用我分享的考試技巧
來回嗆:「啊!老師你不是說不要跟考題談戀愛嗎?不要浪費時間在這些難題上嗎?」怎麼現在又要我們去面對呢?
如果是在平常練習講義的題目,如果也抱持著看到字數多、圖表多,就馬上將其視為難題,果斷跳過,完全不給自己的資料庫機會,去更新如何處理這些題目的方法,當然每次考試遇到這類型題目,你也只能選擇跳過!
遺憾的是,字數多、圖表多的題目,也常有簡單的,但基本要求就是要在一定時間內,處理完相對多的文字,才能獲得這些分數。有的人懶得閱讀,索性把責任壓力就推托給「這題是難題」,我要把握時間果斷跳過它。
但真的是這樣嗎?
如果你事後,願意花點時間去看看詳解,說不定會發現,這些你跳過的題目都是你會的!但是因為沒有在練習完後馬上對答案和訂正,錯失與「不知道我知道」的題目重新認識的機會,實在非常可惜。
最後「不知道我不知道」
其實才是影響學習成效與考試成敗的關鍵因素!舉個例子,如果是單選題,選一個正確的答案。雖然利用考試技巧,可以判斷出哪個一定正確。但是我們很容易在獲得分數之後,就對這類型題目疏忽,我們疏忽了什麼?
如果是一道五選一的單選題
選一個正確,意味著有四個選項錯誤!然而,你是否有將另外四個選項為何錯誤的原因,都理解清楚了嗎?當這類型題目我們沒有趁機將每個選項的對錯都弄清楚,以後隨便一個選項拿來組成新的題目,也許我們就不一定那麼幸運,依然能拿到分數。
因此,在考試當下
對於不熟的題目或是選項,做個記號,像是「圈起來」,這個動作是一定要做的!如果事後對答案,我們錯了,那我們就可以知道這題「我們不知道」,如果不小心對了,我們也可以明白這些「碰巧」答對的題目是「不知道我們不知道」的類型。
當「不知道我們不知道」的比例在學習上以及考試當下,若能夠降低
我們才能更有效的提升我們的分數。因此回來A同學的問題,為什麼很努力成績卻一直無法進步,確實是個很大問題,但絕對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解決!我們必須把這個大問題拆解成許多小問題,去跟同學探討。如果今天你也有像A同學一樣,寫完題目沒有馬上對答案和訂正,請記得改掉這個寫題目的壞習慣,相信你慢慢會發現,你認真寫的題目,漸漸地發揮成效在你的考試之中。
接著來聊另一個B同學的問題
B同學問我說:「大考前,單冊或是小範圍的題本或是考卷還要寫嗎?」
這個問題,其實對很多考生來說是道奢侈的問題!因為考前我認為至少完成10回歷屆試題和模擬試題,並且檢討訂正,了解歷屆試題常考的觀念和來龍去脈,光這些內容就夠大多數同學準備很久了!因此,很難有「小範圍的題本或是考卷要不要寫的問題」。
對於這個問題,我會想反問B同學:
你為什麼會想寫小範圍題本或試卷呢?如果你回答:因為這個範圍的某些內容你非常不熟,剛好這份小範圍試卷將這些我不熟的觀念全部考出來,連細節也不放過,這樣有意識且有目的的練習,我認為去寫絕對沒問題!
如果只是寫到不知道要寫什麼?
我覺得去將大範圍的歷屆試題和模考題以及曾經錯過的講義題目,再次複習和練習,這個對於考試的實用性,肯定比在考前去寫「小範圍」的題目還要高!
因此我們做任何決定
自己必須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希望透過這些決定以及執行過程獲得什麼?而不要只是落入花時間坐在書桌前,完成老師指派的作業,卻不知道為什麼要寫這些,只單純覺得我很認真,我有花時間坐在書桌前,我應該值得高分,沒有高分我也盡力了!這種自我安慰的話。
不要把自己應該扛起來的責任
轉移到「老師說這些要寫,所以我在寫」以及「我有花時間坐在書桌前看書」這些自己說出來都會感到心虛的學習方式。
讓你的「認真」配得上你想要的結果;讓你在付出的時間之中,有意識覺察自己在做什麼,以及為什麼要這麼做?這才是真正的扛起自身責任的「認真學習」!
我是MD,希望替你的學習出點主意,我們下部影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