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不是又白過了?
一天不空過:每天進步的三個關鍵
每週我都有一位學生讓我印象特別深刻。
因為每次見到他,他總是先嘆一口氣,
然後開口第一句話必定是:「好累。」從不例外。
這讓我不禁回想,當我還是學生時,
是否也常常覺得那麼「累」?
或許螢幕前的你,也曾有過這樣的感受:
一天明明很忙
從早到晚都在補習、上課、寫題目,
但晚上躺在床上卻忽然冒出一個念頭──
「今天好像什麼事都沒做,是不是又白過了?」
尤其對考生來說
最害怕的就是「無效努力」:
時間花了,卻看不到進步。
那麼,到底怎樣做才算一天不空過呢?
我想分享三個檢查點。
每天對照這三件事,就能知道自己是否過得充實。
1. 作息正常:
拼的不只是題目,還有體力
考試不只是腦力比拚,更是一場體力戰。
若作息混亂,長期下來不僅效率下降,還可能影響考試當天的表現。
我曾經教過一位高三學生,數理很強也很努力,
但習慣熬夜到凌晨兩三點才睡,甚至乾脆不睡,
拿白天課堂時間來補眠。
他自我安慰:「反正有在讀就好,白天課本來就很廢。」
結果不出所料,長期熬夜讓他白天效率低落,
真正考試時昏昏欲睡,成績和原本實力落差很大,讓人惋惜。
很多人把睡眠當成可以犧牲的選項,
但其實睡眠才是幫助我們長期穩定進步的關鍵。
比起熬夜讀書,不如早點睡,早起讀。
建議睡前一小時放下強烈藍光的刺激,
可以開個暖黃燈,讓身體慢慢進入休息狀態。
這樣的睡眠品質,會比硬撐到深夜更有幫助。
2. 善用零碎時間:一點一滴的累積
很多同學會抱怨:「老師,我真的沒有時間讀書。」
但如果仔細檢視一天,其實不是沒時間,
而是把零碎時間浪費掉了。
等公車的十分鐘、下課的十分鐘、
甚至坐在書桌前發呆的二十分鐘,累積起來就是差距。
我有一位學生,養成習慣:每節下課十分鐘,
他就默想剛學的數學題,把解題步驟在腦中跑一次。
久而久之,他的解題速度和手感大幅提升。
其實只要把零碎時間拿來:
背 5 個英文單字
寫 3 題數學題
一個月後,你會累積 150 個單字、90 題數學題。
這樣的累積,已經足以應付一場段考。
別小看每天的一點進步。
即便只是比昨天多背一個單字,也是一種成長。
3. 適度運動:維持腦袋清醒的祕訣
最後一點,很多學生忽略了──運動。
我們不是機器,學習效率必然有起伏。
當壓力大、情緒差時,運動其實是最好的解方。
適度運動能促進多巴胺和血清素分泌,
讓人感到快樂、減緩焦慮,這對於長時間備考的同學非常重要。
運動不一定要激烈,可以是:
白天好好上體育課
曬點太陽補充維生素 D
下課後繞操場走幾圈
通勤改用走路或騎腳踏車
甚至是散步、慢跑這種單調、持續性的運動,
也能幫助思考,很多時候,卡住的問題反而會在運動中找到靈感。
小結:今天如何做,才能不算白過?
其實,一天是否「不空過」,
不是看你做了多少事,
而是看你有沒有至少做到以下三件事:
✔ 作息正常:讓身心狀態穩定
✔ 善用零碎時間:一點一滴累積進步
✔ 適度運動:保持腦袋清醒
每天睡前反思:如果三件事都有做到,
今天就是大大超越昨天的一天。
所以,當你再想問:「老師,你覺得我有沒有進步?」
答案,其實早已藏在你日復一日的小習慣裡。
當遇到讀書效率低落時,別硬撐著坐在桌前發呆,
不如早點休息,養足精神,隔天再戰。
這樣,你就有機會把每一天都過得更踏實。
如果你正準備學測
卻總覺得努力和成績之間還是差了一步,
那我想推薦給你──
這門課會帶你:
梳理自然科的核心觀念,讓你知道哪些才是必考重點
學會如何規劃複習,避免浪費時間在無效努力
用我多年帶學生衝刺自然科的經驗,幫助你在考場上穩定發揮
如果你希望不只是一天天過去,而是真正看見成績上的進步,
這門課會是你最好的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