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你寫完作業之後,是立刻去做其他事?還是你會先對一次答案呢?每天多花幾分鐘做這件事,你的成績看起來會很不一樣。

當我在上課的時候,檢討上次派給同學的作業

撇除掉沒有寫的情況

會發現若沒有特別要求。寫完作業之後,會先用講義後面附的答案,先做第一次批改的同學比例不高。如果你也是寫完作業之後,不會馬上對答案,等老師上課後才對答案,請下面留言讓我知道。

話說回來,其實這讓我感到很困惑

如果是認真寫完作業之後,通常會有個幾題不確定,或是很想知道當下寫的作業是否可以全對,我想這種對答案的樂趣對於某些同學來說,是一種成就感的累積。或許有的同學會說,寫完作業之後,就沒有時間或心力對答案了。

但其實「對答案」這個動作從開始到完成,通常就是五分鐘內的事。反倒是對完答案之後的訂正,才有可能花去更多時間。這邊不去批判同學作業是否認真寫?又或是嚴格要求寫完作業一定要對答案和訂正。

而是就教學上觀察,分享許多同學成績進步,最快的方法其實就是發生在每天「認真寫作業」這個看起來不起眼的日常。

就跟記憶曲線一樣

時間過得越久,我們會忘記大部分的內容。寫作業完,馬上對答案,其實就是要利用記憶曲線的概念。因為寫完作業當下,自己對於該章節內容,什麼知識點不清楚?或是什麼觀念容易混淆?

又或是什麼計算容易算錯?在我們寫完作業之後,即便還沒對答案,當下的頭腦是清楚知道自己的不足。因此,「對答案」這個動作,就是用來驗證自己對自己學習的判斷是否正確。

接著,因應對完答案之後的答對率,我們可以採取幾個動作:如果我們幾乎全對,那就表示這個章節,我們學的還OK,相關題目演練也能駕輕就熟。如果錯得稍微多一點,那就表示這個章節,我們可能有一些觀念不懂,或是看到某些題型就不知道怎麼下手?

這些資訊對於我們的學習都非常重要,這個時候我會先參考詳解,看一下自己的思路和解答的思路,差異在哪裡?

如果是自己容易疏忽的點

我會用紅筆紀錄在該題旁邊,提示自己這個部份自己很容易出錯,複習的時候可以特別留意。另外,也會出現作業錯超過一半的情況。通常是觀念理解錯誤,這個時候我會翻開「課本」細讀自己不熟或是理解錯誤的部分。

很多學校,都用市售講義或是老師「自編講義」上課,課本只是開學會拿到,之後整學期幾乎不會用到,這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如果是數學公式推導或是自然科的觀念解析,大家如果不想只死背公式,同時還希望能夠用公式以外的方法,從觀念解題,那麼課本絕對是幫助我們建立基礎很好用的一個工具!

畢竟課本編寫的目的,主要就是讓同學能夠拿來「自學」用。如果站在準備大考的角度來建議,訂正的內容不只寫在錯題旁邊,還可以另外用活頁夾筆記本記錄起來。不只是準備一次段考,甚至連未來的模擬考、升學考都一起準備了!

關於錯題本的紀錄方式

我覺得「康乃爾筆記法」蠻適合。之後,我會再拍一部影片來分享如何使用「康乃爾筆記法」!

寫作業看似很花時間,但其實認真寫作業是幫助你更有效率學習

甚至最省時間的方式

這樣講你一定很難理解,怎麼可能花時間認真寫作業反而可以省下時間?從學生的觀點來看,放學後有時候還要補習,到家都不知道幾點了?有時候真的很累想早點洗洗睡,這樣的疲累感我也曾經有過,所以我懂大家的痛苦。

甚至常聽到學生說:他們讀書或是寫作業會到凌晨,其實我是蠻驚訝的!但是看著一些很要求課業成績的學校所出的作業量,其實也不難理解,為什麼會需要熬夜才能寫完。這一點依據個人情況,可以適度調配。

比如說隔天就要檢討的作業我們可以先完成!一周後才要繳交的作業,就可以先延遲一下。當然這些安排和選擇,大家如果有興趣,我們之後也可以來講這些內容。

現在把焦點拉回來,為什麼我說「認真寫作業」,反而可以讓學習有效率且能省下時間呢?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因為認真寫作業,表示你寫完作業有對答案而且有訂正過,所以你清楚你自己不會的地方在哪裡?而這些不會並不是全部都要依靠老師才能解決!

有些自己翻一下課本或是講義,就能處理完畢!這樣不管是學校上課或是補習的時候,老師在問我們作業有什麼問題的時候?

我們可以針對剩下為數不多的問題來請教老師,這其實也是在告訴老師

目前我們學得如何?

什麼地方聽不懂?

可以讓老師知道我們哪邊還需要加強?

然後讓老師來安排和指導我們的學習,這樣不就讓我們的學習更加有效率了嗎?

而且老師不用瞎猜我們到底懂不懂?

可以直接針對我們不會的部分加強,那不就也省下時間了?

多出來的時間要讀其他科或是做自己想做的事,那就是自己的自由了!

當我在家教課的當下

如果看到學生作業沒有先對答案以及訂正,會覺得很可惜。因為我們付出了寶貴的金錢和時間,我很清楚知道,如果你只是想要成績進步,最簡單最有效率的方式就是「認真寫作業」!

如果作業沒有寫完或是沒有對答案或是沒訂正,表示老師需要花時間去釐清到底你會不會寫?此外,還要先幫大家對答,才能檢討。檢討當下同學也很難馬上知道哪些題目自己可以處理?

哪些需要老師引導處理?

因此會問了許多自己看課本就能處理的基本觀念,一來一往,時間反而花去更多。而懂得認真寫作業的同學成績通常就一直進步上去;而作業只有寫完沒有去對答案或是訂正的同學,

就會落入一個惡性循環:

花時間寫,沒對答案和訂正,不知道自己會不會,考試成績沒起色,沒有成就感,不想寫作業,敷衍寫作業,於是持續的習得無助感,終究讓我們對於學習不再有興趣。

根本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我們作業只完成「一半」!寫完作業其實只有完成一半!

對答案加訂正和紀錄錯題本才是最重要的另一半。

就跟玩傳說對決一樣

一場一場的對決,就像一份又一份的作業,我們打玩了、寫完了,不去覆盤自己為什麼贏?為什麼輸?那麼勝利就只是偶爾出現,輸掉遊戲的情況會反覆出現在我們的對決之中。

所以,寫完作業對答案和訂正,就像是去確認我們這場遊戲是贏在先推掉三路塔,讓兵線同時進去?

或是輸在急著吃凱薩被滅團一波倒被GG?

任何事物最怕的就是「不知道」,如果能知道自己「不知道」,針對自己的「不知道」去學習加強,那麼成績自然而然就會進步了。

如果你喜歡我的分享,請幫我按讚訂閱開啟小鈴鐺,就不會錯過每一個讓自己變得更好的機會。

記得我國中前半段

其實作業很多時候,都是抄解答,甚至為了應付老師檢查,隨便掰個答案。真的寫不完或是懶得寫,不想被處罰就只能這樣。所以我的國中前半段歲月成績就普普,沒有什麼起色。

當時學校數學老師要求,每題都要有算式,因為老師檢查很徹底,所以那時候不太想作業的我,抄答案就算了,還要故意抄錯幾題,同時花時間隨便亂掰算式,假裝自己很認真寫,常常也是花去不少時間!

差別在算式是隨便掰的,沒有用腦,似乎比較輕鬆(?)後來國二有一個夜裡,當我持續抄答案掰算式的時候,忽然有個念頭,閃進我腦海裡,為什麼要花一樣的時間抄答案掰算式,也不願意把這些時間拿來好好寫一次作業,忽然覺得自己很蠢!

從那天起,我作業都認真寫完了呢!才怪!但是大部分作業確實都做到我分享的方法。     也就是寫完作業之後,要對答案並訂正,成績也就進步上去了!所以如果你還卡在成績沒有起色,也許好好寫作業就是你成績進步的關鍵喔!

你知道的,學習成長路上我會一直陪著你走下去,我是MD,希望替你的學習出點主意。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