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字的口訣 ─ 時干五鼠遁
時柱的原理:
八字的四柱介紹今天來到最後一個部分──「時柱」
古時候的計時單位,時辰,就是以兩個小時為一個時辰。
晚上11:00 ~ 01:00對應地支的子,所以這兩個小時所對應的時辰是「子時」,
其他的按照地支順序可以推導各個時辰。
因此在討論八字的時柱時,時柱的地支(稱為時支)是固定不動;會變動的是時柱的天干部分(又稱為時干)。
當然古人也推理出相對應推導「時干」的公式:
日干乘以二,加上時支數,再減二,尾數對應的就是時干
一樣以筆者編撰這邊文章的時間為例:
西元2024年6月23日晚上十點多,換算成八字就是「甲辰年 庚午月 戊午日 癸亥時」。
那麼我們要怎麼使用上述的公式呢?
時干的推導要看日柱的天干,我們從上述舉例可以看到撰寫文章當下是「戊午日」,而戊的天干順序是5,將5 x 2 = 10,而此刻的時辰是「亥時」,時支的部分對應順序數字是12。
因此,將10 + 12 – 2 = 20 ,超過10的部分要減去10,取個位數字部分,以此為例取得的是「0」。
這邊說明一下如果上述算式計算完畢後,得到個位數字是1的話,對應時干是「甲」;
2的話,對應時干是「乙」,往下依此類推,按照天干的順序持續排列。
所以,個位數字「0」對應的時干是天干的最後一個,也就是第十個,為「癸」。
從上述的查詢可以發現撰文當下的時辰,時柱為「癸亥」,時干確實為「癸」無誤。
什麼是五鼠遁?
除了上述偏向於數學公式推導的時干過程,古人還觀察出相關規律,歸納出一個專門用來推導時干的口訣,稱為「五鼠遁」。
《五鼠遁》
甲己還加甲
乙庚丙做初
丙辛從戊起
丁壬庚子居
戊癸起壬子,
週而復始求。
上面的意思是當日日柱的天干如果是「甲或己」,那麼當天第一個時辰子時,對應的時干就是「甲」,子時當下的時柱稱為「甲子時」。
因此用一樣的概念,我們來判斷一下若當天日柱是「戊午日」,我們可以看到日干是「戊」,對應上面五鼠遁口訣「戊癸起壬子」。
當日的子時時柱,即是「壬子時」,我們按著天干和地支順序往後數下去,從子時推到當日最後一個時辰亥時,要往後推11個數。
時柱的天干也比照辦理,往後推11個,會發現來到當日最後一個時辰「亥時」時,當下對應的時柱天干是「癸」,是為「癸亥時」。
五鼠遁表格:
為了方便讀者容易理解,我將上述五鼠遁的規則以表格形式呈現,方便查詢研究:
日干/
時支 |
甲/己 | 乙/庚 | 丙/辛 | 丁/壬 | 戊/癸 |
子 | 甲子 | 丙子 | 戊子 | 庚子 | 壬子 |
丑 | 乙丑 | 丁丑 | 己丑 | 辛丑 | 癸丑 |
寅 | 丙寅 | 戊寅 | 庚寅 | 壬寅 | 甲寅 |
卯 | 丁卯 | 己卯 | 辛卯 | 癸卯 | 乙卯 |
辰 | 戊辰 | 庚辰 | 壬辰 | 甲辰 | 丙辰 |
巳 | 己巳 | 辛巳 | 癸巳 | 乙巳 | 丁巳 |
午 | 庚午 | 壬午 | 甲午 | 丙午 | 戊午 |
未 | 辛未 | 癸未 | 乙未 | 丁未 | 己未 |
申 | 壬申 | 甲申 | 丙申 | 戊申 | 庚申 |
酉 | 癸酉 | 乙酉 | 丁酉 | 己酉 | 辛酉 |
戌 | 甲戌 | 丙戌 | 戊戌 | 庚戌 | 壬戌 |
亥 | 乙亥 | 丁亥 | 己亥 | 辛亥 | 癸亥 |
文章到這,不論是基於數學歸納的公式算法,亦或是從古人發現規律整理而得的「五鼠遁口訣」,都可以幫助我們藉由「日干」快速推導當日某個時辰的「時干」。
當然如果還要更快速查到,直接上網查詢八字,也能更快得到八字四柱分布。
而理解八字的組成,最重要的是讓我們知道為什麼八字總共有518400種方法,便是由年柱(60種) x 月柱(12種) x 日柱 ( 60種) x 時柱 (12種)而得。若加上男女命的不同,518400 x 2 = 1036800種之多。
關於八字最後一個時柱的基礎概念就分享到這裡,如果讀者對於八字其他組成有興趣,歡迎點擊下方連結。
關於其他八字
八字的年柱
八字的月柱
八字的日柱
相關的八字四柱基礎介紹和計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