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的地球科學:月柱和自轉軸傾斜

這一篇來跟大家聊聊關於八字的「月柱」

 

首先,我們了解一年有12個月,對應的是十二地支。

 

而這邊有趣的是農曆一月並不是按照順序的「子月」,

而是「寅月」。

然而有趣的是月柱的分界並不是完全看農曆月份,

而是要搭配24節氣來做區分。

 

詳細的分界,我們可以參照下方的內容:

 

一月為寅月(從立春到驚蟄);二月為卯月(從驚蟄到清明);

三月為辰月(從清明到立夏);四月為巳月(從立夏到芒種);

五月為午月(從芒種到小暑);六月為未月(從小暑到立秋);

七月為申月(從立秋到白露);八月為酉月(從白露到寒露);

九月為戌月(從寒露到立冬);十月為亥月(從立冬到大雪);

十一月為子月(從大雪到小寒);十二月為丑月(從小寒到立春)。

 

由這篇文章《八字的數學》我們可以知道,

八字的四柱是由天干+地支搭配而成。

 

那麼,「月柱」的搭配是否也可以像年柱那樣有60種組合呢?

 

答案是「否定」的!

 

因為「月柱」的地支隨著不同月份已經固定,

而「月柱」天干的搭配,

是由每一年歲次的「年柱」天干來做判斷。

 

詳細的判斷法則,我們一樣參照下方內容:

 

年柱天干為甲或己,月柱天干從丙開始;

年柱天干為乙或庚,月柱天干從戊開始;

年柱天干為丙或辛,月柱天干從庚開始;

年柱天干為丁或壬,月柱天干從壬開始;

年柱天干為戊或癸,月柱天干從甲開始。

同樣以這篇文章的編撰時間:

 

西元2024年,民國113年為例,6月9號為例,

農曆日期是五月初四日,

剛好是端午節前一天。

 

由上方的法則可知農曆五月從「正月」的「寅月」,

按地支順序數過來第五個為「午」;

同時今年為「甲辰年」,

年柱天干為「甲」。

 

因此對照上表後可發現,

西元2024年的正月「月柱」為「丙寅」,

天干從「丙」開始數,

一樣按順序數至第五個天干為「庚」,

組合起來,

即可發現西元2024年的農曆五月「月柱」為「庚午」。

 

聊到這裡,

不知道大家會不會跟我初學八字時,

一樣有一個疑問,

為什麼農曆正月不是「子月」,

而是從「寅月」開始呢?

 

除了地球自轉軸大約傾斜23.5度,

繞著太陽公轉,

因而有了四季變化,

另外一個原因可以從《易經》觀點來探討。

 

「子月」處在節氣「大雪」和「小寒」之間,

而在大雪和小寒之間的節氣為「冬至」,

古人有一句話是「冬至一陽生」,

原因是因為冬至是北半球一年白天最短的時間點,

過了這天,白晝會慢慢變長,

持續到了「寅月」,

也就是落在「立春」跟「驚蟄」之間的月令,

以卦象來看,

「寅月」是地天泰

如同我之前拍過這部影片在講易經的卜卦,

八卦總共有六爻,

然後初爻是在最下方,

一路往上直到最上面的第六爻為止。

 

陽爻是一條直線:─────

 

陰爻是一條虛線:──  ──

 

所以地天泰的卦象是這樣畫:

 

──  ──

──  ──

──  ──

─────

─────

─────

 

大家可以發現象徵陽氣的陽爻(實線)和陰氣的陰爻(虛線),

在地天泰卦中,

剛好各為三爻,

因此達到陰陽調和的狀態。

 

其下卦為三陽爻(實線),

又可稱為「三羊開泰」或是「三羊啟泰」。

羊與陽同音,

吉祥的「祥」,

右半部為「羊」,

故又取「羊」為吉祥之意。

 

因此春節時,

也常會看到春聯寫著「三陽開泰」形容春天的來臨。

 

從上面的例子大家可以發現,

每一個不同「天干」的年柱,

對應著專屬的12個「月柱」,

因此「月柱」並無法隨意使用天干+地支搭配,

這就是「月柱」的變化相對少的原因。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