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過去的學習

每次模擬考結束,成績如果跟上次比起來沒有進步或是退步,想必有的人又會陷入一段懷疑自己的過程。

尤其越接近大考,本來看似游刃有餘的時間,漸漸地也不夠用。

這個時候如果自己也跟著慌張了起來,也許就會出現一種真的要讀不完了!

或是覺得怎麼講義裡面到處都是重點,該怎麼取捨?要記那麼多東西、還要理解那麼多東西?剩下不多的時間怎麼可能讀的完?於是有的人就會認為只要去讀就對了,反正都盡力了,考不好,也就認了!

於是複習方向變得很發散,因為受到成績影響,在意成績的同學,當然會更認真在複習上。這邊我要說的是,認真學習當然好,如果能努力對方向會更好!畫面先快轉到學測放榜那天,自己最期待的是能不能獲得想要的成績,各科成績的五標有沒有符合各個心儀校系的要求?

舉自然科為例:

如果你考前就設定好至少要「頂標」。那麼從放榜的時刻「回到過去」來到「現在」要思考的是要如何達到這個目標?

以這兩年的學測來看,111自然頂標是14級分,原始分數要來到104.67分就可以達到;而112學測自然頂標是13級分,原始分數則是需要90.86分。依據每年試題難易程度,頂標和原始分數,當然會變。不過抓個平均至少拿個原始分數100分,可以預期就會有相對高的機率能夠在自然達到頂標的級分。

接著,我們繼續往下思考,滿分128分的自然科試卷,如果我們要獲得100分,表示我們能夠失去28分的額度!

不要小看這28分的額度,看似不多,但是在考試當下如果利用的好,可以幫助你在時間內完成一份考卷,並且盡可能獲得較高的分數。如果對相關考試技巧不熟,可以參考我其他準備學測的影片,裡面都有提到基本概念!

如果還想知道更多,下方資訊欄有我的線上課程連結「MD 學測自然15級分的秘密」

如果你欠缺的是考試技巧和心態建立,這個課程就會非常適合你!

這一邊順便解答一下每次模擬考後,蠻多同學會有的問題。

就是模擬考原始分數考那麼低,這樣學測怎麼辦?

基本上模擬考難度會比學測難,所以被超出課綱或是太偏的題目給考倒,不用太灰心,因為參考意義不大!

如果是我幫助同學分析模擬考,我基本會跟同學討論兩點,這邊跟同學分享:

第一點、同學成績的五標如何?

相比於原始分數,五標是看有參與模擬考的同學,裡面的成績排序,大概在哪個區間?因此,可以相對客觀判斷自己目前的實力在全國考生的哪個範圍。這對於自己訂定目標,以及要採取怎樣的複習計畫非常重要。

第二點、試題中粗心的比率和應該寫對卻寫錯的比率。

如果一份考卷,同學將會寫的全部寫完,而且能夠做到粗心比率極低,那我認為這就是一個非常完美的寫題過程。因為你已經拿到了符合你實力的分數,剩下不會用猜的,即便全錯,那也就認了吧!

畢竟猜題就是賭運氣。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我常分享的考試技巧,像是多選題的強迫取分法,可以幫助同學在即便無法完全知道五個選項的對錯,也能盡可能獲得該題最大題分!複習方向正確和認真學習都很重要,但最關鍵的是,考試時要能把自己會的都寫對,不會的盡量猜對,更是重要!畢竟考試成績就擺在那裡,對吧?

當你失去讀書方向,不知道自然科該怎麼讀時

其實有個很簡單的方法:那就是去寫一份最新的歷屆試題,一份不夠,就多寫幾份其他年份的試題,透過歷屆試題,自己對於該具備什麼樣的解題知識?以及該建立怎樣的解題模組?會重新再思考一次。

因為模擬考和平常的練習,很容易讓我們複習方向偏掉。

因此,我始終推薦找不到複習方向的同學,先寫一份歷屆試題就對了。

寫完後,對完答案要做的覆盤就是:

第一個、自己的原始分數對照當年,大概在哪個級標?

不過即便在這裡拿到滿級分,也不要太開心,畢竟歷屆試題多少都會出現在我們平常練習的講義中,同時寫作業的輕鬆心態跟上考場的緊張心態,那是不同的場景。

所以分數可以當參考,但不要過度依賴相信。

第二個、自己粗心和應對卻答錯的比率有多少?

同學常有一個盲點,要考高級分,一定要會很多難題!

大家不妨用80-20法則來思考,學測自然裡面大概有80%的題目是認真複習的同學,細心思考過後,在時間限制內都能回答出來。那麼滿分128分的自然,80%分數就是102.4分,這個分數還比我們前面講的設定頂標的同學,原始分數可以抓100分還要高!

所以這邊我再呼籲一次,「把會的題目寫對」非常重要,看似理所當然,但是實際去做,你才會發現真的沒那麼簡單。這必須要靠你時時覺察自己的狀態,並且去反覆練習,才能讓這個答對比率提升到最高!

第三個、從歷屆試題中,我們就能夠知道什麼東西是一定要背起來?

什麼圖表一定要理解?同時題目的敘述,該怎麼回答,才能獲得分數?

這幾年的教學,我發現很少有同學能夠做到和「題目」對話。

能夠寫完作業對完答案後,馬上去訂正並記錄錯題本的同學,就已經是很少數的人!更不用說能夠跟「題目」對話的同學。

一份好的「試題」可以清楚告訴你:

你,距離目標分數還有多少距離?我舉個例子:

某個同學,地科天文海洋相關內容總是容易忘記

因此學測考到相關題目也都幾乎答錯。「題目」告訴這位同學要花時間去讀熟這邊的內容,真的記不起來還有個方法,那就是考試前再翻閱一次,加深印象

某個同學,很會列式,但總是算錯。

這時候,題目告訴這位同學的是:不要只看解答或單純列完式子,認為觀念正確就好,列完式子後,能夠算出正確答案,這個分數才是你的!

某個同學總是難題很會寫,簡單題目都寫錯。

「題目」想要告訴他的是:題目再不看仔細就寫答案試試看?看我用分數教訓你!總是有人不看清楚題目問什麼,以為只要看到跟平常寫過的考卷,相似敘述,就選上類似答案,這樣就能拿分。

是把學測認真命題的老師們,當成塑膠嗎?

從即將發生的未來,回到過去

來到此刻,一份份的歷屆試題,一份份的模擬考試卷,它們都是一位位老師,除了訂正錯誤的部分,不妨多去思考,自己離想要的分數還有多遠的距離?那麼,你要如何走到你的目標呢?

這個答案因人而異

然而,可以肯定的是,想的越是透徹,同時,執行越是徹底,越是有更高機率可以完成自己的目標。

我是MD,希望替你的學習出點主意,我們下部影片見。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