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點思考,更能放鬆的解壓方法
與內在的自己對話,是能讓生活釋放過多壓力的方法。
2010在沙鹿教書的夜晚,等車的時光,我將它變成變成特別的閱讀時間!
2010大學畢業後,踏入補教。沒有想像中容易!這篇文章提到我畢業後的第一份補教工作上所遇到的問題。而這些問題顯然地對我產生許多無法消化的壓力!於是跟很多上班族一樣,厭倦或是害怕醒來,因為睡醒就是準備要新的一天的工作。而這個工作帶來的成就感和報酬,比起所需要付出的心力勞力,一定是有所不及!然而,我並不想放棄教書,因為我曾經體驗過與學生一同努力成長的感覺,想起來是多麼的令人興奮!
於是我仔細思考原因,希望能找出我對工作的恐懼感。原因大概有以下幾個:1、部分學生對我的不友善 2、過長的通勤時間 3、正能量缺乏,滿滿的負能量 4、教學觀念與上位者不合……等等。首先第一點和第四點,並不是憑我的努力,就能馬上改變的。第二點若是持續以火車加騎腳踏車的方式通勤,也是無法也太多的進展,而第三點就不用說了,其他各點所造成的壓力累積後,漸漸地變為鬱悶,那麼負能量只會累積並且一點一點地啃食我費心隱藏的正能量。
不放棄,事情總會有個轉機,下班後的深夜在沙鹿車站等車,一個小時多的時間,若是不做點什麼事,就讓時間白白流逝總覺得有點可惜。因此在博客來挑了幾本書,開始我的深夜閱讀。我第一本選擇的是跟處理壓力比較有關的書,以前學生時代,常常會看到「卡內基」的傳單,不過得知價錢後,又會望而生退。如果是現在的我,完全能接受花這樣一筆錢去提升自己的某部分能力,不一定是技能方面,心理以及溝通對話的提升,也是很值得投資的部分。
【這樣想,你會更快活】這本書裡面列舉了十個解壓方程式的方法,我特別覺得好的部分就是,每個方程式後面都會列舉一些例子,也許是學員、也許是知名人物、也許是歷史人物。這讓我們了解到遇到壓力挫折是每個人都會面對的問題,在這一個出發點來看,我們並不孤單!既然生而為人,一定要試著去處理讓自己生活不快活的狀態。這在書中有舉出一個例子,探討「自在」對人的重要性。
曾經有一個人做過一個調查,如果可以選擇,
你願意生活富裕,卻時時處在緊張壓力與憂慮之中:
還是錢雖不多,但天天輕鬆自在?
(當然,這裡說的錢不多,並不是一貧如洗,
而是至少可以應付一般日常生活所需)
結果第二個選項獲得壓倒性的勝利。
很明顯地,財富固然吸引人,
但多數人卻寧願活得更快樂、更幸福,
度過輕鬆自在的人生。
取自【這樣想,你會更快活】 黑幼龍

Photo by Renda Eko Riyadi on Pexels.com
與大家分享我很喜歡這本書中的一個段落──活在今天的方格中(Live in day time compartment),大意是不要煩惱過去,不要憂慮未來,要生活在現在。曾經看過別本書,它的名字開宗明義就提到,我們所擔憂的事情,90%(也許是99%)不會發生!我想古人大概也有察覺人們對未來的擔憂,因此也才有了這句話吧──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是的!如同科幻電影所提到的,有天太陽內部燃料會耗盡,人們若要存活下去,必須離開曾經是故鄉的太陽系,到達附近的宜居星球重新生活。但以目前的科學預估,那至少也是幾十億年後的事!與其害怕有天太陽不再發光,也許把重心放在人類對地球的破壞,所造成的氣候變遷,可能更迫切需要。好的,重點是很多我們擔心的事,也許根本不會發生(或者說在我們活著的時候不會看到),但是我們總是擔憂著未來如何如何……。上班的人擔憂著考績太差,不能升主管加薪;考生擔憂著明年的大考,能不能考上好學校;家長擔憂著小孩不喜歡某些科目,未來該怎麼辦?
我們把時間軸先拉近一點,如果每個人所擔憂的未來,是很有可能會發生的話,那通常意謂著「現在」是解決這些擔憂,很重要的一個時刻!擔心考績的,離年底還有一段時間,更專注在工作上,以及提升自己的能力;擔心考試結果的,也許更該擔心的是「怎麼不把這些擔心的時間拿來好好複習,練習考題,培養自己應考的能力?小孩現在不喜歡某科,不代表未來也一定不喜歡;但要是從頭到尾都不喜歡,那總是能找到喜歡的知識去自我探索吧?我特別想要藉這個議題與家長們討論,現在的熱門,不見得是未來的主流方向;冷門也不代表沒出路,在熱門科系上找不到方向以及在冷門科系上找到自己的天賦所在,這些例子常常聽到,因此讓孩子有多一點探索世界的機會,而不是讓孩子只能選擇名校就讀,而忽略孩子心中想要的部分!
「現主時」社群媒體的蓬勃發展,孩子能夠接觸到的一切比我們想的太多了,陪伴和傾聽,以及適時的機會教育,以身作則,也許是家長們要教導現在的孩子很重要的一個概念!
如同未來的遙不可及,過去的「既成事實」,再怎麼去努力挽回,也是徒勞無功。

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
這樣想,更快活:也許是過期的,怕你拉肚子;也許最近要減肥,減少點熱量。
「要是我那時候早點賣出股票,就好了!」、「要是那時我有勇氣開口就好了」、「要是那時我再更認真讀書就好了」、「要是……就好了」是大多人們最喜歡實踐在生活後悔中的照樣造句!發生過的事,不管之後多麼努力想改變,過去的事實始終如一;只有留在時間的迴廊上,那人們的煩惱悔恨,越漸加深!
問大家一個問題。「有什麼事是能夠靠著悔恨的淚水,而改變了過去的事件嗎?」用國文疑問的修辭,大家可以思考一下,我是單純提出這個問題的疑問法?亦或是「答案在問題反面的激問呢?」過去的遺憾確實無法改變,但是給了人們讓現在更好的「經驗」,如同未來的事,誰也說不準,於是給了現在「未雨綢繆」的謹慎態度。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恭錄自 金剛經
我在想,有一種情況下是能夠「過去、現在、未來」共存的!有句話說:現在即是天堂(Heaven is now),因為我們唯一能確認使用生命、自在活著的時刻,就是現在!美國政治家史蒂文生(Robert Stevenson)曾說:「如果只是一天,不論多難的工作,人都能努力完成;如果只是一天,任何人都能活得快樂、有耐心、仁慈而純潔。」其實每一天除了日期絕對不一樣外,所發生的事跟所遇到的人事物一定也都不一樣。如果以這個觀點出發,那麼每一天都是獨一無二的今天,實在不該在「明天」為了「今天」已成為「昨天」,而感到難過遺憾;而是要讓「昨天」將「今天」變成更好的「明天」而努力。

Photo by Sangeet Rao on Pexels.com
有沒有在與親友出遊的時光,因為一段文字或是一通電話,甚至一個念頭,就讓自己憂慮煩惱呢?
時間回到2010的某個夜晚,那天晚上我騎著小折到車站的路上,經過空無一人的菜市場,對比白天上班途中的喧囂,反差之大讓我的心「多愁善感」了起來。也許是對學生的一些話說重了,感到後悔;或是為自己那麼容易生氣,感到無奈;更令人恐懼的是,明天、後天、大後天,是不是會再面臨很多「不愉快」的場景,越是去想,人越是無力,挫折感也逐漸加深,明天的太陽還未升起,卻已經提前感受到明日夜深後的涼意。
即使明天,什麼都沒發生,還比自己想像的更加順利,此時,也著實經歷過一番還未來到的「明日恐苦。」還好讀到這本書的「活在今天的方格中」,讓我試著將以遠離的昨天,以及還未來到的明天,光年之外般的遙遠「隔離」。即使至今,在看過很多好書之後,從中所學過的方法概念,依然會用在生活中,有時成功使用了;有時效果不好。但無論如何,這一切努力都是要讓我們相信「活在當下」才是我們真正能掌握的時刻。
出遊當下要是因為一段文字或是一通電話,甚至一個念頭,讓自己煩惱不斷,憂愁煩惱,卻忘記了跟親友在一起的快樂甜蜜,甚至沿路的風光,景點的絢麗都無法佇足欣賞的話,卻在旅程結束又多了一個後悔沒好好遊玩的遺憾,實在是徒增煩惱啊!回到主題「多點思考,更能放鬆」,最重要的是要藉由想點正面的事物,透過一些事蹟補充正能量,而不是腦子打轉,想不開。
我對「好書」的定義很簡單,只要人生某個片刻,會因為這本書的某些內容而有所啟發,那大概就是了!這次透過分享自己的故事以及看書的心得實踐,希望要是跟我一樣常常煩惱昨天,憂慮明天的朋友們,也可以利用這些書中教的方式,來讓自己的心靈自在輕鬆。「自在」對於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唯有在這種peace的狀態下,才能激發出一個人更多的潛力,創造更多內在以及外在的價值!
我想踏入補教業,可以看到湯老師你的熱情,…
謝謝讚美!既然有志一同選擇教育這條路,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