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測放榜後壓力山大?4個不推薦你考分科測驗的理由
學測放榜後,到第一階放榜會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不管你會不會以繁星推薦或是個人申請的方式,去申請自己想要的學校,都可以先填一些自己有興趣的校系,然後觀看第一階是否有過,再來決定時間比重要放多少在準備申請,多少時間放在準備分科測驗。
一直以來我會建議同學,如果學測真的沒考好,不妨給自己一個機會準備分科測驗,但是這次我想要試著反方向操作,勸退沒想好自己需求,跟風考試的人。
給大家4個不推薦你考分科測驗的理由
第1個理由、想早點成為大學準新鮮人
這個因素目前觀察起來,可能佔據學測完,就能以繁星或是個人申請到大學的人主要比例。也不難想像,從進入國小開始(有的甚至幼兒園就開始考試),經過了十二年一貫的課程,經歷過了會考,好不容易來到高三學測,似乎可以暫時讓自己喘口氣,只想快點有學校念,然後相對不在意學測考的是不是理想。
當然,事情思考不是相對的二元論,通常也可能會搭配等一下會提到的其他狀況。但可以確認的是,會有一種「倦怠感」油然而生,這樣的感覺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曾經有過,「只想耍廢,不想做正事。」
如果是這樣的情況,先去讀大學也未必是壞事。畢竟硬逼沒有衝勁的自己,去準備一個內容更廣、強度更高的考試,似乎不是明智之舉!
第2個理由、完全放掉高二高三課程的同學:
之前很多同學問我「準備學測的時候,是不是只讀高一就好,高二高三課程就先不要讀?」之類的問題。就以自然為例,說是只考高一範圍,但是內容取材,你會覺得完全都是高一範圍嗎?如果微微超過,然後說是素養題或是課外題,你也不能說什麼。
況且高二一整年,若都不學習高二的選修課程,也是蠻奇怪的!因此,最理想的狀況是,高二高三的進度至少要有一定的了解,這樣一來,學測當下碰到相關內容,你也不怕;二來,就是這個時機點,學測成績不高不低,繁星和申請也不是說一定上,想要單純一點,直接考分科測驗,又怕之前進度沒跟上,會讀不完!
認真說,如果安排好讀書計畫,並且有「策略」地執行,是有機會考到更好的學校!
第3個理由、心理素質不夠強
如上述提到的,我認為這一點才是決定你適不適合考分科測驗的人,第一、如果學測分數不是直接爆的徹底,你可能還會存有一絲繁星或個人申請就考上大學的念頭,這也無可厚非。所以,我覺得分數有到,該填什麼?該申請什麼?就去填!去申請!
不要說因為想考分科測驗,就放棄那些機會。
沒有試過你怎麼知道一定就必然如此呢?
但這樣做也會衍伸一個問題。假如真的在個人申請或是繁星推到幾間不是自己最想要,但還可以接受的校系。這時要放棄?力戰分科測驗;還是就開心去當大學生?那就要靠你來做決定!綜合你的實力、家庭狀況、理想等各種情況去選擇!這個答案不是唯一,我們只能告訴你需要思考哪些點,但無法替你做決定。
然後,可能很多同學會想說111分科測驗,讓許多願意再考一次的同學,考上更好的校系,這是真的!但是我們不能用「倖存者偏差」來看全部!一定有人考到更好;也一定有人考得比學測更差。「努力是成功的必備,但不是必然」。如果你心中想著「只要我努力,就一定會成功」,必須說現實考驗還是會讓你知道這個世界沒有那麼簡單。
因此,要不要考分科測驗就是簡單一個概念,「你能不能扛起未知恐懼,勇敢挑戰追求自己的夢想」,並清楚知道即便上述都做到了,也不一定能達成你所要的!如果都能接受,那就給自己一個機會,全力拚搏!
第4個理由、找不到你的「北極星」
「我的志願」不知道你有沒有寫過類似這樣標題的作文,然後有沒有想過未來的工作?未來想過什麼樣的人生?以我教學現場遇到的例子,至少有一半高三生,對於未來想做什麼,其實沒有渴望或是想法,這一點我認為比起目前實力夠不夠,還要更深刻影響你適不適合考分科測驗。
〈原子習慣〉一書中提到一個概念「你的行為揭示了你有多麼想要某樣東西」,如果你一直說某件事是優先事項,卻從未採取行動,那麼,可能表示,你其實並不是真的那麼想要它!
所以反向來看,如果你願意持續學習,只為了能考上想要的校系或是未來從事某種行業,那也就表示你確實很想要這些東西。用這個角度來說,如果有一個校系或是職業,一直都是你很想達到的。那麼,假如學測失利,我會非常推薦你不要將就,而是拚一次分科測驗,不要讓自己後悔。當然人生有很多條路可以走,也有很多選擇,但不要忘記年輕就是有嘗試和試錯的本錢,很多寶貴經驗,一定要親自去做了,才能獲得。
我想築夢路上就是一個例子!我很喜歡羅翔老師引用以及分享的一段話:「人生唯一確定的就是不確定,唯一要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如果你有一個像北極星一樣,閃耀在你心裡,始終引領你方向。那麼,評估過後,不要放棄所有可能,也不要替自己設限。相反的,心中還沒有「北極星」的同學,一定要試著用接下來的人生去擁有,因為有沒有目標,過生活的意義會完全不一樣!
說了那麼多,我覺得要不要考分科測驗不應該成為你的負擔。就志願照填,然後真的有過「一階」,就上傳要求的資料,然後高三進度跟複習一樣照跟,總不會每天都在整理學習歷程,每天都在上傳資料,對吧?當然一階過後,如果有很多間都有過,而且都是自己想要的校系,那時間比重自己去調整。至於高三課程,在未來大一的必修很有可能會再遇到,先有個基本概念絕對不是壞事。
說到這裡,還是不清楚要不要考分科測驗?很簡單直接去寫一份111分科測驗試題,親眼看一下,題目長怎樣,然後自己現在這樣寫大概可以考幾分,然後對照歷屆資料估算一下大概幾級分,以及去年分發榜單的分數,都能作為要不要考分科測驗的依據。
我把資料連結附在下方,有需要的請自行取用。
迷惘以及暫時失去方向,這是人生常常經歷的過程,但不要忘記學習成長路上,我會一直陪著你!
我是MD,希望替你的學習出點主意,我們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