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數學計算盲點

學測成績出來:

 

相信幾家歡樂幾家愁,

考得還可以的同學,已經著手準備學測的繁星或是個人申請;

考得不如預期的同學,可能正思考著是否要準備分科測驗。

 

而許多同學對於考分科測驗最大的疑慮:

 

莫過於能否考得比學測更好,

而這樣的擔憂來自於分科測驗會加入高三的課程,

同時每科的考試時間縮短至八十分鐘,

此外,如果個人申請錄取的校系尚可接受,

心中多少會擔憂著考完分科測驗後,

成績若比學測還退步,導致可分發的校系選擇更少,

種種原因,影響著你不知如何作選擇。

 

今天就以數甲為例來跟同學探討:

 

雖然考試時間縮短至八十分鐘,

而題目數量其實也有所減少,

依據這幾年的歷屆試題來推估,單選題有3題,

多選題有5題,選填題有3題,最後的非選題有兩大題,

通常每大題包含三小題,整份歷屆試題大約落在17題左右,

每題的平均解題時間,約為4至5分鐘。

 

雖說分科測驗有一大半的內容以高三為主,可能會讓同學心生畏懼,

如果已掌握應學會的觀念,並練習過相關試題,

那麼數甲的基本解題能力應該具備,

而在決定是否準備數甲考試之前,我會建議同學先檢視學測成績單,

 

重點關注以下三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是會的題目寫錯,是因為什麼原因?

 

可能計算粗心,導致計算不出正確答案,

或是過於執著要解出會的題目,

因而耗費太多時間,影響後續作答。

 

第二個部分是不會的題目為何不會?

 

是無法理解題目在問什麼?還是無法將題意列出數學式子,

或是考到自己不熟悉的內容?

 

第三個部分是手寫題的得分有符合自己預期嗎?

 

通常要確認實際得分是否低於預期,

如果有,要思考的是為什麼一道自認可以解出的題目,

最後卻只獲得部分分數,或是完全沒拿到分數,

可以參考大考中心的非選題評分準則來幫助自己判斷。

 

釐清這三點,是為了幫助自己看清楚自己在準備數學上,

可能遇到了什麼問題,而發現了問題,

才能針對盲點加以解決,不是嗎?

 

如果你可能要準備分科測驗,那麼先釐清自己數學解題上的困難,

會更有助於你準備,以及提升你的成績。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