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替分科測驗的多選題加上「應選2.5項」
分科測驗 應選2.5項
前言
一直以來,常常跟同學分享關於準備學測的細節,學測自然科多選題因為題目本身有附註應選幾項,所以即便無法完全判斷答案,也可以藉由審視自己對於選項的掌握程度和應選幾項,來判斷一題多選題應該選取幾個答案。
舉個例子:假設一題多選題是應選2項,也就是意謂著5個選項裡面,有2個正確答案,3個錯誤答案。以最極端的兩種狀況來分析作答選擇。假設這一題多選題,你只能夠判斷出1個正確答案,其他4個選項完全無法知道對錯,這個時候,即便知道這一題會有2個答案,我們也可以只選一個就好!
原因是學測自然的分數採計為級分制,我們只要能夠達到相對高分就好(例如學測的15級分或是分科測驗的60級分),不用絕對高分(以100分為目標),當然你考的到100,那當然最好XD。分數採計的轉變,會讓我在答題上多了點「操作空間」。大家如果去觀察原始分數和級分的關係,會發現即便是15級分或是轉換成分科測驗的60級分,原始分數都不會是100分,甚至原始分數只要有80多分就可以達到級分制裡面最高等級。
因此,選擇題裡面操作空間最大,非多選題莫屬!多選題即便無法完全正確,也能藉由應選幾項和猜題技巧,或多或少拿到部分分數。
這邊就要跟大家分享一種常見的多選題答題迷思:
應選2項,你是否就要剛好選到2項;應選3項,是否就要剛好選滿3項?如果今天一題多選題,你能夠判斷所有選項正確,而且你想選的答案個數跟應選幾項,完全符合的話,那當然就是照上述的題目提示應選2項就剛好選2項,應選3項也就只選3項,這樣就能獲得該題全部分數,何樂而不為呢?
回到開頭舉的例子,為什麼在應選2項的情況下,我們若只會1個選項,可以選1個就好呢?因為假設這一題的正確答案是AB,然後我們當下只能夠判斷A正確,這個時候就會有同學看到應選2項,因此覺得想要多補一個「不確定的答案」,剛好湊滿應選2項的全對條件。
當然,你還是會有機會猜中,但是寫越多這樣的題目,你會發現你可能是選到AC或是AD這種情況,那麼假設你在這一題選AC好了,因為正確答案是AB,所以你C不該選你卻選,而B要選你卻沒選,一來一往你就錯了2個選項,但當初如果果斷選A
你可以有兩種優勢:
優勢1:你只會錯1個選項,還能獲得這一題一半以上的題分;優勢2:因為你不用去燒腦思考到底剩下的BCDE要再選哪一個答案,因此你會擁有更多考試時最重要的資源,也就是「時間」。
相信「時間」對於考試的重要性,不需要我再多做強調了。分科測驗每科考80分鐘,假設一科最多能考到160分鐘,甚至更多。我相信還是會有部分同學願意留在考場,因為時間充足,就能每題都土法煉鋼和一個選項一個選項慢慢判斷,或是反覆代入測試來判斷選項正確的可能性。
而80分鐘的考試就沒有多餘的時間,讓你每題慢慢思考。你只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判斷哪幾題是最有可能獲得分數。講到這裡,你可能想要表示:「老師,我懂應選幾項,確實能夠採取一些策略幫助多選題多拿一些分數!」但是,分科測驗多選題並沒有附上「應選幾項」啊!
「是的,同學,你發現重點了!」
分科測驗不管是哪一科,多選題都沒有附上「應選幾項」的提示,但是寫過歷屆的同學,可能會發現裡面有一些貓膩,至少看個近五年的歷屆,你會發現不管是數甲還是物理化學生物,多選題的答案都落在2~3個。數甲多選題2個答案的比率會稍微比3個多,物理化學生物大致差不多,但2個答案的比例也有慢慢變多的趨勢。
因此,利用這個考題答案分配特點,你可以在考分科測驗時,直接在心裡,將每一題多選題都附加「應選2.5」項,這個概念就是基本上一道多選題,你只要能確認2個選項可以選擇,就有超過50%機率會全對,即便最後少選1個,題分也不會被扣太多。當然在講這個的時候,必須先來個「但書」,一切對於答案分布的觀察都是歷史大數據的累積,不能保證未來一定會持續這個模式。
但是如果你站在「出題者」的角度來思考
你會希望自己用心設計的題目,考生隨便猜就能猜到答案,然後獲得分數?不可能嘛!1題多選題5個選項,讓答案落在2~3個,配合多選題答錯倒扣機制,可以讓單純靠運氣獲得分數的同學,期望值低到不行,最終能不能獲得分數還是會回歸到自身實力上。
因為多選題答案若以4~5個為主,那麼大家也可以不用判斷了,直接每題全選,反正不是全對,就是錯1個,連思考都不用,就可以輕鬆拿分,比遊戲爬積分還容易,你覺得會有那麼好康的事嗎?
這個時候你可能會說:「這樣只會1個答案也只選1個答案的同學,為什麼都可以拿分?」大考還是鼓勵認真的學生,你就算只會1個,那也是你用實力選出來的,不是5個答案全選猜出來的。
因此,在分科測驗應選2.5項的框架下,除非你真的覺得某一題答案是3個,否則全選就意謂著有將近50%或是更多的機率,在這一題多選題中,是完全沒有分數。這就是跟學測應選3項中,還可以靠全選凹到一點分數最大的不同。
因此多選題最後若只能判斷1個選項的話,只選1個期望值就是最高。要是能判斷2個答案來選的,那就剛好選這2個就好,剛好判斷出3個選項可以選,那沒判斷錯誤的話,你這題就相當於分數全拿了。至於多選題答案落在4~5個,至少近五年的歷屆試題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即便未來出現,我覺得多選題答案維持在2~3個,依然還是主流,不會變動。
因此分科測驗的多選題即便想要全猜,盡量還是刪掉1個,選4個就好,如果完全判斷不出來,剛剛已經跟大家分享過了,全選5個就是有50%甚至更高機率,這題是完全沒分數。說完了多選題的判斷法則,也將其中利弊和優缺點,列給同學參考。如果你依然堅持不確定的多選題答案就是要選5個,那也可以。
因為考試的是你不是我,說不定你選的那題真的剛好打破至少5年以上的歷史紀錄,首次出現5個答案全對的多選題,我也不能說一定就不會出現。但大方向觀察多選題的應選選項落在2~3個的趨勢,目前沒有變化。這集影片分享答案選項分布觀點,可能有的同學早就已經注意到,或是老師有提醒過。
但是,看到這集影片之前,你還沒注意到這個現象或是利用這個現象來幫助作答,那我相信你在分科測驗,分數還有提高的可能性。
113學測自然15級分的秘密 線上課程 早鳥優惠至7/2
今年學測放榜後,有位學生跟我說自從他懂得強迫取分的考試技巧,分數進步了10多分,這樣就不需要我再次強調除了認真複習以外,考試當下確實有很多技巧和觀念,可以幫助你拿到更多分數。
如果你是明年113學測的考生,想要知道多選題答題全攻略,和更多自然考到頂標甚至15級分的同學,他們都怎麼複習,可以參考我的線上課程「學測自然15級分的秘密」,連結在下方資訊欄,課程早鳥優惠至今年7/2
有提供部分課程內容試看,需要知道怎麼複習和寫題目的同學,千萬不要錯過,穩穩在自然科拿分的機會!如果今天的影片對你有幫助,請給我一個讚,接下來幾周到分科測驗前,我都會分享怎麼讓分科測驗考得更好的方法,如果你想知道更多,請記得訂閱我,才不會錯過讓你分數提高的每一個機會喔!
我是MD,希望替你的學習出點主意,我們下部影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