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分科測驗時,在對的時間點做對的事。讓「身體記憶」幫助你考試

這篇文章來聊聊準備分科測驗的天時地利

最近,有家長問我說:「學生畢業後可以回學校自習,也可以在家讀書,那麼怎麼選擇會比較好?」

從這個問題中我看得出,學生比較想在學校自習,而家長傾向於讓孩子留在家裡讀書。原因很簡單,即便有校車接送,來回學校的時間也要花上1小時,如果選擇在家裡自習的話,就可以將省下來的時間拿來做其他事。

如果站在學生角度思考,在學校自習可以跟同學一起努力,那種一起為了各自的未來而埋首書堆孜孜不倦的氛圍,相信曾經投入在升學考試的人,回想起來都能歷歷在目。對於這樣的問題,我會回答就看學生想要在哪裡自習,以學生的意願為主。

若是省下了時間,卻在一個無法專注學習的環境,在最後的考前衝刺時刻,不見得是好的選擇。

解決了自習地點的問題,下一個問題接踵而來。

那麼,我們在考前衝刺的時候可以怎麼安排每天的讀書時間?

以自然組的考生為例,分科測驗第一天早上是考物理和化學,下午是數甲和生物,按照你有報考的科目,在相對應的考試時間讀該科科目,讓身體習慣考試的節奏。舉例:物理科是早上8:40~10:00,那麼就讓自己在8:40~10:00可以寫一份物理歷屆試題或是模擬考題,習慣在這個時間練習物理題目。分科測驗的考試時間是80分,建議同學平常在練習的時候可以抓短一點,像是70分鐘,縮短的10分鐘是用來模擬考試可能會遇到一些突發狀況,或是劃卡會用掉的時間。

另外,雖然我講過無數次寫歷屆試題的重要性,但如果你還是在想到底是要歷屆試題和模擬考,兩個都寫?還是選擇其中一個來寫?

從這個問題,我來跟大家討論寫歷屆試題和模擬考題各自的優缺點。

如果是選擇只寫模擬考試題,優點就是會有很高機率寫到很刁鑽的題目,或是很技巧性題目,這可以幫助自己練習遇到難題卡住時,應該要如何面對和處理。缺點就是很多人會寫模擬考寫到最後反而信心全失,懷疑自己真的能在分科測驗考出佳績嗎?

相反地,如果選擇只寫歷屆試題,優點很明確,歷屆試題就是往年考出來的大考題目,可以讓我們熟悉大考命題方向和出題方式以及內容,然後遇到語意不清的題目或是答案選項,可以如何思考和作答,這都是歷屆試題一定要寫的原因!缺點就是在高中三年階段,其實大考題目或多或少,會出現在我們的平常練習或是段考中,因此對於部分題目有印象,會讓我們在寫歷屆試題的時候,錯估我們的實力和整份考題完成需要的時間。因此,小孩才做選擇,我們兩個都要,用模擬考來訓練自己遇到難題時該如何處理,用歷屆試題讓自己熟悉可能會遇到的題目類型。

就像上面這部影片,有跟同學分享:我們在寫分科測驗的歷屆試題,多選題雖然沒有「應選幾項」,但觀察歷史大數據可以發現,答案選項會分布在特定數目之中。如果對於多選題的應答策略和思考的底層邏輯想要知道更多,可以觀看這部影片。不同於選擇題,只要你劃記上正確答案,就是得分,劃錯就是沒有分數。在手寫題方面,該如何寫手寫題?

以及如何寫手寫題可以獲得全部分數?又是什麼情況下,只會獲得部分分數?假如對於題目沒有頭緒,不知道如何動筆,又可以怎麼寫來嘗試獲得分數?在下一集分科測驗考前系列會跟大家分享,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下方留言,或是私訊我。喜歡我這集影片的分享,歡迎按讚、訂閱。分享給需要的人,我是MD,希望替你的學習出點主意,我們下部影片見。

在七月舉辦的分科測驗,讓準備考試的大家更容易心浮氣躁

有時候還會讀不下書,甚至有點自暴自棄,覺得不管怎樣都有學校唸,為什麼還要那麼努力?這邊我不想太多心靈雞湯,只想說點實話。如果你是不滿意學測成績而來準備分科測驗的同學,我知道看著周遭許多同學都已經考上學校,放著將近半年的暑假,讓你好生羨慕,然後看著剛寫完的歷屆試題或是題本,錯了一堆,因而懷疑自己真的能夠靠分科測驗考上更好的學校嗎?

以前,我很天真地認為只要「努力」就一定有回報。

但現在我很清楚知道,想要獲得,必須先付出努力,即使結果不一定真的能夠得到,確信的是透過「努力」可以提高我們達到目標的機率。

想想我們為了什麼比別人多認真幾個月讀書?為了什麼,可以看著同學朋友已經在放暑假,我們還在書堆中掙扎?我相信你知道「為什麼」,才會走到此刻還依然奮戰著,也因此有了這一系列準備分科測驗的內容,希望在你缺乏敵方視野(準備方向)時,稱職為你插眼;當你被各種的負面狀態束縛時,幫你解控。我願成為你學習以及準備考試時,值得信賴的SUPPORT,陪伴你直到分科測驗結束那天。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