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聯想力解決圖表題

對於113會考自然的觀察

 

113國中教育會考剛落幕,寫了一次自然科的試題,發現「圖表題」的比重有增無減,甚至有些題目還需要多加思索才能判斷出答案。

 

而大多數題目都不需要計算,主要測驗的是考生們是否擁有基礎學科知識,以及跨章節整合,和思考判斷的能力。

 

其中有幾道題目令我感到耳目一新,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看到的113會考自然裡有印象的其中一道題目,這一題主要測驗大家的「地球科學」相關知識。讓我們先來看一下這一道題目:

 

先快速看一下第24題,題目想要問大家哪個合理?

 

 

 

 

如同常跟大家分享看到圖表題的解題方式,首先要先看:

 

橫縱軸的單位。可以發現橫軸是──時間(時);而縱軸單位是──明亮面積百分比(%)。搭配題幹敘述提到這是從地球赤道上觀測「太陽」,然後想要問大家第二天的9-12時,地球發生了什麼事情?

 

這時候大家就要開始思考:

 

是什麼「星體」的明亮面積百分比有所變動?

 

雖然題目已經明確標示「太陽」,但相信多少有些不仔細閱讀題目的同學,可能會以為是「月亮」,或是其他星體?千萬記得要確認好題目所給的「資訊」,不要胡亂腦補,以免寫錯答案。

 

好的,回來思考的脈絡上,接著我們要問自己一個問題,什麼時間點會讓「太陽」的明亮面積百分比降低呢?如果有仔細看題目的同學會發現在第一天的「18-6」,百分比降為0。

 

那麼,這意謂著什麼呢?

 

這表示在這個時間區間我們是看不到「太陽」,腦筋動得稍微快一點的同學就會發現,這就是地球的晚上,當然不會看到「太陽」囉!

 

但這一點其實也不一定,畢竟地球隨著不同時間點,會有一些地區會有「永晝」或是「永夜」的現象發生,因此這道題目,將地點訂為「赤道」就非常聰明,因為身處緯度0度的赤道,是不會發生「永晝」或「永夜」的現象。

 

接著,回到圖表的第二天「9-12」的時間區間,會發現明亮面積百分比快速的下降,接著又快速回升,那麼,我們必須要思考,是什麼樣的情況會讓「太陽」在白天的時間,忽然「暗」到像是沒有太陽的狀態呢?

 

沒錯!相信這邊已經有同學想到:

 

那就是發生「日蝕」的時候!這時候我想也會有些同學提出反駁,像是:如果在白天烏雲密布,也有可能發生像「黑夜」的情況,這個時候也無法看見「太陽」。沒錯!能夠想到這個環節的同學,心思非常縝密,當然出題老師也想到這一點了。

 

題幹的敘述就有寫到「觀測期間天氣晴朗無雲」

 

因此,烏雲密布的狀態也不存在。思考到這個階段,就可以篤定這是一道考大家發生「日蝕」時,會有什麼相關狀態的題目。

 

探討每個選項:

 

而「日蝕」的發生

 

是因為月球的影子遮住了地球,導致地球上部分地區看不到「太陽」,而發生日蝕的時刻,會在農曆初一,也就是「朔」的時候。

 

選項A不攻自破,刪除。

 

而赤道不論四季都會處於晝夜等長,也就是白天和晚上都為12小時,因此,選項B當然也就逝去了

 

選項C就是我們剛剛提到的月球影子遮住地球,導致「日蝕」的發生。

 

至於最後的選項D,因為是發生在「9-12」這個區間段,當然就不是一般我們所認為的「晚上」。

 

這一題顯然就是想要考大家對於「日蝕」的觀念

 

但是又不直接明說,設下一道謎題等待大家破解,拐著彎用觀測到的天象,希望同學利用圖表資料去推敲出這是「日蝕」,接著再用「日蝕」相關概念去判斷每個選項的正確性。

 

同時,避免最極端的情況發生,像是永晝、永夜;或是天空此時剛好烏雲密布,設下了兩個但書,避免同學思考到其他極端情況,算是一道很細心的題目。

 

培養這種能力可以幫助我們思考和解題

 

以上通過題幹敘述、圖表數據,以及題目選項內容,逐步推敲,聯想所有可能性,並逐步刪除不合理的選項,以利最後能夠選出正確的答案,這樣環環相扣的思考解題方式,我認為是一種「聯想的能力」。

 

培養聯想力,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圖表題或是閱讀題等比較靈活的試題。

 

而這一題讓我想到了學測自然104的題組62、63題

 

雖然部分選項已經不符合108課綱,但是在思考上,要能夠成功解出這道題目,必須對題幹敘述的細節有所留意,以及細心推敲判斷。

 

 

那麼,這一題就放著讓有興趣的同學去研究!

 

正確答案:62 E  63 B

 

如果你喜歡這類分析題目的內容,歡迎留言告訴我,那我們就下篇文章見。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