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不能 不要說
你能接受別人的建言嗎?
坐在廟前廣場的階梯上,吹著陣陣襲來的涼風,
與三五好友聊著天,互相分享彼此遇到的問題,
並請對方從不同觀點,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
一開始談論熱烈,大家對熱衷的話題,踴躍表達看法,
來自不同背景、性格的朋友,針對同一事件,提出多樣的觀點,
並針對對方目前可能面臨的問題,或想法上的盲點提出建議。
這個時候,可以觀察每個人對於聽到自己負面的論述,
會呈現出怎樣的應對態度,有的人會用更強烈的情緒和言語否認,
並堅決表達自己並沒有像其他人說的那麼負面,有的人會虛心接納,
聽取不同人的建議和想法,並針對彼此異議的部分,與大家再次探討。
從這裡可以觀察一個人如何回應針對自己的質疑或問題,
如果能夠在此時情緒平穩、侃侃而談,並有條不紊地回應大家的疑問,
這樣的人顯然有自信且情緒穩定。
能夠做到這些的話,顯然這樣的人是擁有自信,且情緒不易受干擾,
能夠在混亂中,保持相對的理性思考。
我覺得這些人格特質都是可以經過鍛鍊而成:首先不要一聽到不喜歡的言論,
馬上就展現防衛心態,試著去反駁;而是可以思考為什麼對方會提出這樣的看法,
然後反觀自己是否有部分,甚至全部切合對方提出的負面論述。
第一步只要能夠先做到這樣就好,唯有避免不假思索地抗拒,
才能正視自己是否存在他人所指的問題。
畢竟,年輕時的我們,不管有無表現出來,聽到別人批評指教的話語,
總是容易在心裡或是臉上表現出「能不能,不要說」的不悅感受。
而忠言常逆耳,也許撇開掉第一直覺的情緒紛擾後,
藉由直視自身問題並設法處理,是讓自己成長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