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設計

前言

一道難題通常是出題老師特別設計,

必須要看出隱藏在題目或是圖片中的細節,

才有機會計算出答案。即便看不出解題方法,

還是有機會透過觀察選項來猜測答案,

或是逐一將選項代入計算,看哪個最合理;甚至可以硬湊出符合題意的數字。

 

畫地自限

不管是利用哪個方法,都不是透過正規分析題目後,

列出式子計算而得到答案,有的同學這個時候就會鑽牛角尖,

認為高手都可以看出題目該如何解題,我實力也不差,

怎麼可以靠代入每個選項數字來得到答案呢?

 

因此,在考試時可能會花上許多時間來思考要如何處理這種難題,

從而壓縮檢查驗算的時間,導致最後得分低於預期,這就非常令人惋惜。

 

無法接受自己在某些難題上利用投機取巧的方式算出答案,

我認為這是一種解題包袱。根本原因在於,

無法承認自己解不出某些題目,不甘心為什麼別人能解出,而自己卻連列式都有問題。

 

人非全才

我覺得這跟術業有專攻一樣,撇除少數全才,大部分人總有不擅長的地方,

即便數學很強的人,也可能在某些內容上掌握不好。

比如,許多同學在排列組合這個單元感到苦惱,但總會有人非常擅長。

 

不過不要氣餒,說不定那位擅長排列組合的同學,

會在你擅長的三角函數中經常出錯。

 

從準備考試的角度來看,應該讓自己擅長的部分穩定發揮,

而不擅長的部分則可以透過考試技巧和有目標的練習,

達到平均以上的水準。這些都可以透過有意識的刻意練習來完成。

 

考試策略

因此,考試時要精確分配每個大題的作答時間,

制定好策略,並提前建立良好的考試心態。遇到難題或麻煩題時,

應該有相應的應對策略;即便是很有把握的題目,

也可能一時解不出來,這時應該保持節奏不被打亂。

 

準備的越是充分,當我們寫題卡住時,越不會慌張;

 

最後要有一個清楚的認知:考試就是要盡己所能獲得最多分數,

抱持這個信念,自然就不會有解題包袱存在。

 

畢竟,分數真香,不拿嗎?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