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小學堂的國中會考

Table of Contents

前幾年有個益智節目──百萬小學堂,

裡面的題目,讓我有一種跟「會考」試題很相像的感覺。我想,如果是準備「會考」的同學,有機會看這個節目的話,很多內容若能順利答對,我想對於「會考」的準備應該能有一定的基礎。

考試本來就不輕鬆,而國中會考通常是我們從小到大,第一個正式面對的考試。然後若是就讀高中,在會考完後兩年半左右,馬上就會遇到會考進階版的大學學測。因此,認真準備「國中會考」,其實也是為了未來自己,即將面對的大學升學考試,預先模擬一次。

當初收看百萬小學堂時,大部分題目都答得很爽。因為通常還記得國中學過的內容,大部分的問答,我想都能回答出正確答案!

這也不禁佩服這些當時才國小的孩子,能夠答對這一道道接近國中的題目。於是,我想到一件事,如果準備會考能夠像參加益智節目一樣,是否會讓心態變得輕鬆點?

或許還能在考場上有更好的表現

距離今年會考剩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想要讓自己成績更進步,甚至能考到A,該如何準備呢?

這個問題,相信經歷過國中會考並且努力過的人,都知道會考本身難度通常適中偏易。所以主要是在測驗同學是否具有基本學力,再者就是閱讀以及解讀題目的能力,最後,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答題要謹慎」。

首先,到了這個時間點,可以上網下載歷屆試題或是買市售歷屆試題的參考書來練習。練習過後,通常會有兩種感覺:第一種,很多題目在國一到國三的練習就有寫過的印象。沒錯,為了讓小考以及段考更接近會考的測驗內容,出題老師一定很常取材國中會考或是基測的內容,可能直接原題呈現,或是加以改編……等。

第二種:原來會考試題不難!很多同學在寫到會考完整試題前,都會對人生第一個大考感到恐懼,尤其隨著時間的逼近,會更加的緊張,但其實寫過會考試題後,會發現會考難度通常比模擬考還簡單。

來分享一下我讀各科的方法:

國文科:基本上就是一堆閱讀的試題。

想要國文考好,大量的練習試題以及閱讀,絕對是不二法門!即便到了高中,依然如此。通常自己有一本複習講義,我的經驗是好好地寫完這本複習講義。

我個人習慣,會用紅筆將詳解寫在錯的題目旁邊或是自己整理的筆記裡,做到「考後一百分」的概念,是寫題目最重要目的!

說到這個,這幾年教學會發現,如果沒有特別提醒同學,大多數寫完作業的人,並不會先改好答案,甚至預先自我檢討一次

通常我出作業或練習,會直接附上詳解給學生。有的老師,可能不會這樣做,怕學生直接抄解答。但是我認為,事先我都有學生明白,我的作業量和難易度,隨時都可以討論,如果要抄作業或不寫,這樣是在浪費讓自己成長的機會。尤其是照抄答案,有點浪費生命。

此時,若我遇到想偷看答案或是抄答案的學生,我會整份詳解給他,跟他說不用這樣完成試題,因為你抄寫的過程,只練到ABCD的書寫,除此之外,沒有任何獲得。我答案給你,也許你還有機會,看看試題想考我們的內容,以及那些容易出現在我們學習中的盲點。

話說回來,如果寫完練習,連對答過都沒有,不會覺得寫這份作業到底是為了什麼?即便對完答案,沒先看過自己錯誤的地方以及先初步自我檢討的話,寫這份作業的效果便會大打折扣。這是很多學生不知道作業真正用意的地方!

作業是為了要讓我們知道,哪裡我們還不懂或是不熟

英文科:無窮盡的練題和檢討

相比高中英文而言,我認為國中英文簡單很多,文法會考的就那幾個,熟讀並練習。再來就是狂寫模擬試題以及歷屆,然後考高分眾點會落在,寫完後要把自己錯的文法以及沒看過的單字記錄下來。連續寫個幾回,會開始發現有些文法自己一錯再錯;有些單字一直重複出現,自己卻記不起來!

BINGO

這些重複出現的內容,就是我們寫英文試題的盲點。真正學習英文一定不是我現在說的這些,但若是會考想要考高分,把握這些就對了!

社會科:課本和講義的量子糾纏

我在讀社會科,不誇張基本上段考全部都一百分,原因就是因為,我會把課本讀過一次,再來講義再讀過一次,接著寫題目,一樣訂正時用紅筆將詳解註記在題目旁或是課本講義自己忽略的地方。

常常自己讀過課本以及講義兩遍,會很有自信地認為,什麼都準備好了,等到寫完試題才發現很多烤出來的重點剛剛根本沒讀到或是忽略了!而這些忽略的重點常常出現在圖表的內容裡以及文字上。所以我認為讀好社會科,一定要勤看圖表!

不只是看過,更要思考圖表內容背後代表的意義,讓自己具備批判性思考!

社會三科:地理、歷史、公民,基本上我最喜歡地理,因為很像是在書本上環遊世界的感覺,這也讓我很想去某幾個國家或是地區旅遊(期待疫情快點結束);歷史就把它當作古裝劇、宮廷劇來看,好像也就有趣了起來;公民科,我想很多內容就是社會規範和基本運行法則,雖然較前二者無趣,但是相對容易推敲出答案。

社會科想考A以上的同學,絕對要試試課本讀一次,講義讀一次,題目寫一次,檢討,再寫,再檢討……無限循環的過程,這些逝去的光陰,將會見證你會考成績的高分。

數學科:前面簡單,後面圖表題較難

基本上掌握好會考試題的前三頁謹慎拿分,至少一定B起跳,所以有勤練數學的同學,要拿C說真的跟拿A++一樣困難!比較有挑戰性的是後兩頁一堆幾何推理,這只能依賴平常的練習和思考,所以我們一定常聽到老師說,數學每天都要寫個幾題,維持數感非常重要!最後兩題非選,一定有基本分可以拿!

很多同學非選題都空白,這樣的心態我認為,就如同當前的躺平族,反正不想努力,再努力也不會更高分,這樣對於想考到高分的人而言,是不可取的!非選題的重點在於,如果我們的思考或是書寫內容,有符合題目的概念,即便最後沒有算出正確答案,還是有很高的機會能獲得分數!

況且兩題非選佔了15分,這分數著實不低,想考A以上的同學,非選題的分數一定要多拿一點。

自然科:具備物理、化學、生物、地科的基本知識後,就像初心者一樣,闖入題海世界,開始你的勇者旅程。

自然科包含了四個科目,更廣義來說就是整個自然科學的集合體,所有的科學研究和發現,適度的調整都可以變成是這一科的考題,不像國英文的無範圍;自然科的試題在所謂素養題當道的現在,彷彿具有生命,能夠自己進化,往更具思考判斷才能完全解題的方向前去。

題目難度不見得就是難,反而有時很簡單,但是要能看出題幹給了將近一篇的科普文章,主要是想考我們所學過的哪個觀念,以及我們學過的什麼公式?不像以前公式背起來,很多題目就能拿分。這也跟高中學測的自然科,相互輝映。

自然科要拿高分,要讓自己的腦袋靈活彈性一點,能夠隨時將這四個學科所學的知識,排列組合。

有時自然科還能夠結合古文甚至社會科一起考,只能說現在的「素養」,追根究柢就是「廣泛閱讀」,誰具備閱讀以及分析能力,誰就越能在國中會考以及高中學測,考出高分!

會考以及分科測驗的準備和分享,會在接下來幾篇文章或是影片呈現,也祝福正在準備個人申請的同學,都能順利推到自己想要的學校。

追蹤我的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nOAs7jWm6NGDDJgI4DXkYA

追蹤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mentormdtw/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