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單選題的邏輯

考試介紹 現今的國高中考試還是以單選題為主要題型,而單選題的特點就是答案只有一個, 因此,利用這個特性,只要在一題單選題中看到兩個概念相似或是意義相近的答案, 就可以同時刪去; 相反地,遇到兩個概念近乎相反的答案,基本上有很高的機率答案在這兩個之間。   有策略解單選題的好處   這樣的解題技巧,…

閱讀全文解單選題的邏輯

靈感騎過頭

今天早上騎了一條從未騎過的路, 甚至沿途經過的鄉鎮我從來沒去過, 即便我已經在這裡生活了幾十年。   昨晚跟家人去家鄉的南端看紙風車劇團表演, 今天在家鄉的北端又有學生的課要去上課, 從南端到北端的距離,以Google map 顯示的三十多分鐘車程, 我覺得還可以接受,算不上太遠。   因此,我提早一個小時出…

閱讀全文靈感騎過頭

讓時間擁有記憶

昨晚的讀書會遇到朋友提出一個問題: 你今天之內有三種創作(讀書會、電子報、日更文章)要製作, 你怎麼安排和分配時間?   這個問題在我開始準備讀書會的時候就預料到, 但我仍決定加入日更運動,每天寫一篇文章。   週五早上六點多起床,先將每週要定期寄出的付費電子報完成, 接著,我完成了連續21天的日更…

閱讀全文讓時間擁有記憶

讀書不再拖延

你是否曾有過?   坐在書桌前準備讀書時, 你是否會有書桌很亂, 想先整理好書桌後再開始讀書的念頭; 整理完後又想著會不會有什麼訊息沒看到, 先滑個半小時手機,滑完之後又覺得好像有點累, 小睡一下,等下再起來看書; 起來的時候又覺得精神還沒恢復先看個電視或是玩個手遊, 提振精神,等到開始有種愧疚感, 覺…

閱讀全文讀書不再拖延

數學手感養成

對於準備學測的考生來說, 我認為數學每天都必須安排時間來練習, 原因很簡單,許多同學寫數學題目時, 都很依賴讀完題目之後的「靈感」。   但是這種靈感並不會憑空出現, 而是在熟悉基本觀念的前提下, 維持固定頻率的題目練習,讓自己經常處於思考狀態。   常常有同學會問我,要寫多難的題目比較好?   …

閱讀全文數學手感養成

想像練習

今天教書的時候,在跟同學講解台灣常見的三種岩石形成原因, 其中一種是沉積岩,而常見的沉積岩依照顆粒大到小又分為三類: 礫岩、砂岩、頁岩,通常課本或是講議會附上各種岩石的圖片,方便同學「想像」。   為了讓同學更有臨場感,我形容了不同岩石的觸感。   比如: 礫岩的顆粒最大、最粗糙;當講到頁岩時, …

閱讀全文想像練習

從健身中理解基礎運算的重要性

「教過的呼吸相關姿勢你有沒有練習, 沒有的話回去要練習喔, 可以幫助你增加關節活動度,這非常重要。」   當健身教練講完這段話時, 我發現自己也成為令老師頭痛的學生了。   基本上一週還是會維持去健身房3~5天, 按照排定好的菜單練習, 唯獨健身前的暖身運動以及相關呼吸很少(根本沒有)去練習, 我想著該練…

閱讀全文從健身中理解基礎運算的重要性

如何自我判斷是否有學會?

前言: 身為老師,我經常透過學生的表情和他們對問題的回答, 來判斷他們是否掌握了某個觀念或公式推導。   那假如自己身旁沒有老師,又想知道自己是否真的學會了, 該如何自我判斷呢?   愛因斯坦曾說:「如果你不能簡單地解釋一件事物,這表示你還沒有真正理解它。」   依據這個原則,在學完一個章節後,…

閱讀全文如何自我判斷是否有學會?

複習和進度的糾纏

前言: 跟學生上課的閒聊: 最近在上課與學生閒聊時,我會詢問高三或國三的學生, 學校老師是否還在上新的進度?或者已經開始複習了? 再來,我會問學生,學校有沒有安排假日加課? 藉由這些問題,我可以大致判斷出學校對於學習與考試的策略主軸。 再根據我對學生學習狀況的理解, 給他們一些建議,讓學生自己決定該如何分…

閱讀全文複習和進度的糾纏

複習學測:模擬考的前中後期攻略

暑假複習: 前言: 無論是國三生還是高三生,暑假是用來複習的黃金時段。 以高中生為例,會建議在暑假期間, 各科至少讀完學測考試範圍一半的內容, 當然,行有餘力,你可以複習更多的範圍, 一定是更理想的狀況。   畢竟一開學,同時面對高三的課業壓力, 段考、模擬考接踵而來, 會大幅壓縮準備學測的可利用時間。 …

閱讀全文複習學測:模擬考的前中後期攻略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